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合法原则: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公平原则: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当平等合理分配。 3. 平等自愿原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合同中的地位平等,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结果。 4. 协商一致原则:劳动合同的内容或变更需经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5. 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应诚实守信,如实告知重要事实,不得欺诈、隐瞒或误导对方。
这是最常见的劳动合同类型,其期限由双方约定,可以是1年、2年或者更长。到期后,合同自动终止,除非双方同意续订。
这种合同没有明确的终止日期,只要双方不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将持续存在。通常是在员工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如连续工作满十年)时,可以选择签署无固定期限合同。
这种合同按照完成特定工作的期限而设立,任务完成后即告结束。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 劳动合同期限; 4.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 劳动报酬; 7. 社会保险; 8.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此外,试用期、服务期、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等内容也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除非有法定事由或经过对方的同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未经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对劳动合同进行实质性变更,否则可能构成违约甚至违法。
如果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可能会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 - 民事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金等。 - 行政责任:如被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罚款等。 - 刑事责任:如有严重违法行为,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某公司在与王某建立劳动关系后,一直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因此,该公司最终被裁决向王某支付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
李某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而被解雇,但公司并未提前三十天通知他,也没有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除特殊情况外,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并征求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且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由于公司的不当操作,法院判决公司除了正常经济补偿金之外,还需要支付给李某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赔偿。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重要性,以及不合规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企业和劳动者都应在法律的框架内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