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法律

手机版

典故法律

首页> 社会法规定>正文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解析社会保障法规中的管理办法

zhao(作)   社会法规定  2024-12-16 16:26:15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解读社会保障法规中的管理方法

一、引言

在城市中,我们时常会遇到流浪乞讨的人员。他们可能因家庭贫困、个人遭遇不幸或社会原因而流落街头。对这些人员的救助和管理一直是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针对此类人群的社会保障法规及其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法律法规基础

(1)《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该《办法》是国务院于2003年颁布的行政法规,目的是为了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规范救助行为,并对开展救助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

(2)《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这是民政部发布的部门规章,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帮助困难群体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了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

三、救助管理体系

(1)救助站设立与运行

根据《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的主要职责包括提供食宿、衣物等基本生活用品;协助联系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2)救助对象的范围

《办法》明确指出,救助的对象应是有需要的流浪乞讨人员,即“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正在街头流浪或者乞讨的人员”。同时,也涵盖了因遇有特殊情况而无家可归的人士。

(3)救助程序

被救助者需向救助站提出求助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救助站应当及时予以救助。对于突发疾病或者精神障碍的患者,救助站应当先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再进行其他救助工作。

四、相关案例分析

(1)案例一:刘某流浪乞讨案

刘某是一名长期流浪人员在A市街头乞讨,后被当地警方发现并送至救助站。经过调查,发现刘某虽然有子女,但其子女均拒绝赡养,导致他无家可归。最终,在救助站的帮助下,刘某获得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并成功起诉了他的子女要求支付赡养费用。

(2)案例二:李某寻亲未果案

李某因家庭纠纷离家出走后开始乞讨,但始终未能找到家人。在当地救助站的帮助下,通过DNA数据库比对等方式找到了他的亲属,并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协调下,李某得以和家人团聚。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尽管我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救助资源分配不均衡

不同地区之间的救助资源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的救助条件往往优于欠发达地区。

(2)救助对象的识别难度大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需要救助是一个挑战。有时会出现假乞丐利用人们的同情心骗取钱财的情况。

(3)后续安置难

许多流浪乞讨人员在接受短期救助后仍然面临长期的生存难题,缺乏有效的后续安置计划。

(4)社会参与度不高

公众对社会救助的认识不足,导致社会力量参与不够深入,难以形成合力。

为此,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 加强区域协作:确保各地救助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偏远地区的救助能力。
  • 完善身份核查机制:加强对受助者的身份核实,防止虚假乞讨现象的发生。
  • 强化后续跟踪服务:为接受救助的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培训和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 鼓励社会参与: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中来。

六、结语

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未来,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流浪乞讨人员的困境将得到有效改善,他们的权益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8876号-1